> 国学知识 - 第72页
  • “法斁而不知理”的出处是哪里

    “法斁而不知理”的出处是哪里

    “法斁而不知理”出自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 “法斁而不知理”全诗 《卖柑者言》 明代 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置于...

    11-20 0 307 国学知识
  • “诸侯共击楚”的出处是哪里

    “诸侯共击楚”的出处是哪里

    “诸侯共击楚”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诸侯共击楚”全诗 《屈原列传》 两汉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11-20 0 206 国学知识
  • “不获世之滋垢”的出处是哪里

    “不获世之滋垢”的出处是哪里

    “不获世之滋垢”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不获世之滋垢”全诗 《屈原列传》 两汉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

    11-20 0 538 国学知识
  • “不记归时节”的出处是哪里

    “不记归时节”的出处是哪里

    “不记归时节”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 “不记归时节”全诗 《蝶恋花》 宋代 晏殊 梨叶疏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咽。 谁教社燕轻...

    11-20 0 815 国学知识
  • “多炙为随年”的出处是哪里

    “多炙为随年”的出处是哪里

    “多炙为随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多炙为随年”全诗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11-20 0 698 国学知识
  • “上累栋而重霤”的出处是哪里

    “上累栋而重霤”的出处是哪里

    “上累栋而重霤”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 “上累栋而重霤”全诗 《三都赋》 魏晋 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

    11-20 0 308 国学知识
  • “赤县之畿”的出处是哪里

    “赤县之畿”的出处是哪里

    “赤县之畿”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 “赤县之畿”全诗 《三都赋》 魏晋 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

    11-20 0 425 国学知识
  • “不忮不求”的出处是哪里

    “不忮不求”的出处是哪里

    “不忮不求”出自先秦佚名的《论语七则》。 “不忮不求”全诗 《论语七则》 先秦 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11-20 0 705 国学知识
  • “蓼花汀畔”的出处是哪里

    “蓼花汀畔”的出处是哪里

    “蓼花汀畔”出自元代施耐庵的《念奴娇》。 “蓼花汀畔”全诗 《念奴娇》 元代 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

    11-20 0 924 国学知识
  • “微为繁富”的出处是哪里

    “微为繁富”的出处是哪里

    “微为繁富”出自魏晋曹丕的《与吴质书》。 “微为繁富”全诗 《与吴质书》 魏晋 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

    11-20 0 428 国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