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知识 > 论语7.15

论语7.15

论语7.15

背景介绍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圣书。其中第七章第十五节是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章节,被誉为“小人篇”,意在表达小人的卑鄙之处。本篇文章将重点解读这一节内容,并探讨其意义与今天的意义。

文本解读

“子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小人在做错事情时一定会用文字掩饰自己的错误,生怕被别人发现。因为小人有一种虚荣心和自恃心,不愿向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

“‘淫’为谬也,‘鄙’为不尊也,‘过’为不当也。”这句话则是解释了小人所犯的三种过错:一是淫谬之过,即言行放荡不检;二是鄙陋之过,即不尊重他人;三是不当之过,即言行与事实不符。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避免这三种过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意义解析

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小人的卑鄙行为非常痛恨,这是因为小人不仅会欺骗别人,更会在说话时使用文绉绉的措辞,以掩盖自己的过错。对于孔子来说,这种卑鄙无耻的行为是一种极大的品德败坏,完全是违背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的。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小人的无耻行为与猥琐嘴脸。而在现代社会中也时常出现这样一些做坏事的人,他们往往掩盖自己的行为,试图欺瞒别人。这样的行为不仅毁坏自己的名誉,还会影响到别人,让别人对自己失去信任感。

借用实例

这句话也经常被各种社会现象及媒体所引用,比如说现今商场上的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就是小人之所为。这种行为试图以文艺的措辞和画皮式的包装掩饰自己的过错,让消费者产生了假象,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市场形象。

再比如现今政治中的谎言和诈骗等等,都是小人修养的表现。对于这些坏行为,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拒绝接受,同时也应该引以为戒,免得自己也成为小人的一分子。

反思现状

如今,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人不断虚伪自己,用光鲜的外表来掩藏自己的卑鄙行为。大家也许总能听到某些人自夸自己是省委省政府官员,自己是“第一富豪”,然而这种言语虚张声势的说法往往骗取了别人的信任,最后却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回到孔子的原话,我们应该在言行中注重真实性,免得在说谎话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将来产生隐患。

总结

“小人之过也必文”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一句经典话语。这句话表明了小人在做错事情时会使用虚伪的措辞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这样的行为不仅玷污了自己的声誉,还会影响到别人。为了做一个真正的君子,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言行,以免像小人一样。同时我们也应该弘扬传统文化,让这些有益的古代经典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更好地为今天的社会大众服务。